上海某驾校收费不培训 驾校教练涉嫌诈骗 被检方批准逮捕
7608
日前,宝山检察院先后受理2起以招收机动车培训学员名义诈骗他人钱款的案件,两起案件被害人达十余名,被骗钱款达十余万元。
随着私家车普及,机动车驾驶培训生意日益火爆,但培训机制欠规范、管理薄弱等问题也随之日益凸现,一些不法分子正瞄准了这一机会,大肆作案,骗人钱财。
交费后大半年未考试
2014年5月,市民贺女士在某学车网站留下了信息,表示想学驾车,两天后,她就收到了一个姓徐的教练打来的电话,称只要付了7500元学费,保证两个月后就可参加理论考试,贺女士觉得不错,就答应了。然而,自从交了学费,却始终未能参加驾驶考试,一直拖了大半年,贺女士觉得不对劲,联系其他学员才发现原来大家的情况都一样,于是来到派出所报警。
根据贺女士的报案,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找到犯罪嫌疑人徐某,徐某到案后,对自己骗取多人驾驶培训费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
根据徐某的供述,其曾于2009年与某驾校签订劳务合同,并购买教练车从事驾驶培训,然而自2012年,其因迷恋赌博,将教练车以4.5万元卖给他人。根据驾校的规定,没有教练车就不能招收学员,但为了偿还赌博所欠高利贷,徐某明知自己没有学员额度,仍通过网上发布信息、朋友介绍等方式招收学员收取学费,前后共骗取97800元。
日前,宝山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徐某批准逮捕。
谨慎“找关系”“托熟人”
而事实上,在徐某诈骗案之前,宝山已经发生过类似的案件。2014年6月19日,有一名石姓男子至杨行派出所,称其驾驶教练沈某在收取其驾驶学费人民币6500元后,多次推脱不予上课培训,有诈骗嫌疑。公安机关经立案侦查发现案犯沈某原系某驾校教练,后于2013年7月退出驾校不再担任教练一职。但此后,沈某仍先后四次招收学员,以代收学车费用为名,从四名学员处骗取人民币25000元。
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向记者表示,两起案件暴露出了机动车驾驶培训领域存在的一些乱象:一是一些驾驶培训学校管理不够规范,教练挂靠现象突出,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;二是一些中介网站审查把关不够严格,重量不重质,对于刊登在网站上的驾驶培训信息未经认真核对就随意发布,使网站成为不法分子招揽生意的有力工具。
此外,由于中国传统观念中“找关系”、“托熟人”的惯性思维,一些市民喜欢通过朋友介绍等方式直接找教练教学,往往一不留神就找上了骗子。承办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,驾驶培训报名尤其是交费时一定要核实清楚收费者是否有培训资质,不要一味图便宜、图方便,也不要迷信熟人介绍,以防上当受骗。
承办案件的检察官表示,机动车驾驶培训领域存在的一些乱象:一是一些驾驶培训学校管理不够规范,教练挂靠现象突出;二是一些中介网站审查把关不够严格,重量不重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