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度调查: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调查报告
阅读
6347
6347
一、调查说明
驾驶技术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技能,但要拥有自己的一纸驾照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。作为驾驶技术培训的经营方——驾校,长期以来受到学车一族的诟病。在驾驶培训市场“供不应求”的情况下,学车者在与驾校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。深圳新闻网舆情工作室本次的月度行业调查——“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调查调查”,旨在梳理市民对本地驾校的客观评价,还原驾校乱象的真实民意。
网络问卷调查自5月30日开始,至调查结束的半个月内,累计近三万点击率,跟帖20条。其中,一共有5990位网民参与了调查,跟评有1460条。
二、统计分析
1、是否在本地驾校学过车
参与调查的网民中,94.66%的网民,即5670人曾经在本地驾校学过车,这也符合我们调查的目的。本调查就是以深圳本地的驾校为对象,也是对本地驾校服务质量的一次民意测评。
2、主要报名学车的驾校
由于本地驾校为数众多,服务水平良莠不齐。因此,本调查根据一定的标准,选取十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驾校提供给网民进行评价。结果显示,39.68%的受访者过去学车报名的是深港驾校,该驾校对网民的吸引一枝独秀,此外,综安、港深通和通品等驾校比较受学车一族的青睐。
3、获得驾校信息的主要渠道
就获得驾校信息方面而言,更多的网民接受熟人的意见,亲身感受者更有发言权,47.27%的被调查对象选择驾校主要通过“亲友、同学介绍”,这些人的推荐和建议对网民选择驾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此外,宣传单、路牌广告和网上搜索也是网民了解驾校的重要渠道。当然,网民获取驾校的信息的渠道往往不是单一的,只是某种渠道更加关键。
4、选择驾校的原因
网民不会无缘无故地选择驾校,肯定会基于某些个人考虑。从调查中发现,“离家距离”是网民考虑的最重要的条件,59.96%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因素。其次,“口碑”也是网民看中的因素,口碑代表的是驾校的服务质量。其他选项中,“价格”和“驾校考试通过率”分别被35.1%和30.16%的被访网民选中。此外,倍受学员诟病的“教练素质”,也有28.57%的被调查网民作出选择。
5、驾校培训的总费用
驾校培训的费用在这几年已经水涨船高,低收入者对此叫苦不迭。但从调查结果中发现,认为培训总费用在5000元以下的被调查者占到49.74%,而认为费用在5001-6000元之间的受访网民也高达19.75%。这样的数目放在现在而言是不可想象的,究其原因,是因为很多受访网民学车的时间不是两三年的事情,数据更多的是反映过往的情况,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价格增长的趋势和区间。
6、对驾校收费的评价
根据调查结果,79.89%被调查网民认为驾校收费“偏高”,人数高达4530名。与之对比,认为驾校费用“偏低”的被访网民只占1.41%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机动车的需求越来越大,造成了机动车培训机构处于卖方市场的现状,这也是网民认为机动车培训费用过高的原因所在。
7、报名驾校后比较担心出现的情况
许多网民在参加驾校培训的过程中免不了吐槽。就本次调查而言,最令被调查网民不能忍受的是“教练态度恶劣”“练车难”和“考试约考难”,分别有72.31%、71.25%和63.32%的受访网民选中,说明网民对考试的顺畅和驾校服务质量非常重视。另外,“后续收费多”“考试屡次不过”等情况也颇令网民不快。
8、从报名培训到拿到驾照所花时间
就报考驾照全程所花时间来说,半年以内拿到驾照的受访网民不到12.17%,显示考证过程绝非轻而易举。而两年以上才拿证的受访网民占到25.75%,考驾照确实要打持久战。认为拿证需要半年到两年的被访网民占55%左右。据称,深圳有超过四十万的市民排队考驾照,因此,“考证难”成了许多人的心病。
9、对所报驾校的整体评价
可以想象,市民对驾校的印象不会好到哪里去。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,高达46.56%的被调查网民对驾校持“非常不满意”和“不满意”的态度,显示驾校有点“不得人心”,给予驾校“一般”评价的占31.57%,算是认为驾校中规中矩。此外,只有不到4.59%的受访网民对驾校的评价是“很满意”。
10、根据个人经历和周围人的评价,选出服务最好的驾校
根据调查结果,受访网民对深港的评价最高,占调查的35.45%。其他驾校得到的评价普遍偏低。
11、在驾校培训期间是否遭遇过“潜规则”
驾校行业存在“潜规则”众所周知,校方和教练吃拿卡要的行为也常见诸媒体。57.67%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曾经遭遇过潜规则。这说明在机动车培训行业,存在比较大的牟利空间,该行业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以及监管。
12、遭遇过的具体“潜规则”
根据调查结果,分别有74.92%和60.86%的受访者承认在学车考证的过程中遭遇过“送礼”和“请客”的潜规则。懂得“人情世故”很可能会得到教练更多的照顾。除此之外,一些额外的收费如补考费、陪考费和夜班费等同样让网民觉得有不可接受之处。
13、驾校培训存在的问题
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,“吃拿卡要”的问题最引起被调查者的反感,有高达62.61%的人选中。选中“培训费用标准不一”的被访网民则占43.39%,各个驾校培训费用名目繁多,标准不一,有些驾校高,有些驾校底,这是普遍的现象。选中“挂靠经营”的被访网民占30.34%,一些驾校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学员在某个驾校学车,但相关证书却显示是另一个驾校学员。“临时搭建场地”则反映了驾校培训学员的不专业。
14、面对驾校违规行为会采取的行为
从驾校与学员的关系来看,学员属于“弱势群体”。在培训的过程中,驾校与教练一方握有主动权,学员还要通过送礼请客等方式来讨好他们,自然在与校方的互动中难以表现过于强势。调查结果显示,51.15%受访者在面对驾校的违规 行为时会“忍气吞声”,而会采取投诉举报的受访者则占27.16%,另外,还有12.87%的受访者会选择“口头抗议”。
15、投诉举报驾校是否有用
大多数受访者在遇到驾校的违规行为时选择忍气吞声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就算投诉举报也无济于事,取证难是一个问题,而最重要的是驾校无惧投诉。其中,75.31%的受访网民认为投诉举报“没用,不了了之”,而只有11.64%的受访网民认为“有用,会被处理”,这可能是网民的切身体验。
16、驾校培训的改革方向
驾驶技术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技能,但要拥有自己的一纸驾照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。作为驾驶技术培训的经营方——驾校,长期以来受到学车一族的诟病。在驾驶培训市场“供不应求”的情况下,学车者在与驾校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。深圳新闻网舆情工作室本次的月度行业调查——“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调查调查”,旨在梳理市民对本地驾校的客观评价,还原驾校乱象的真实民意。
网络问卷调查自5月30日开始,至调查结束的半个月内,累计近三万点击率,跟帖20条。其中,一共有5990位网民参与了调查,跟评有1460条。
二、统计分析
1、是否在本地驾校学过车

参与调查的网民中,94.66%的网民,即5670人曾经在本地驾校学过车,这也符合我们调查的目的。本调查就是以深圳本地的驾校为对象,也是对本地驾校服务质量的一次民意测评。
2、主要报名学车的驾校

由于本地驾校为数众多,服务水平良莠不齐。因此,本调查根据一定的标准,选取十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驾校提供给网民进行评价。结果显示,39.68%的受访者过去学车报名的是深港驾校,该驾校对网民的吸引一枝独秀,此外,综安、港深通和通品等驾校比较受学车一族的青睐。
3、获得驾校信息的主要渠道

就获得驾校信息方面而言,更多的网民接受熟人的意见,亲身感受者更有发言权,47.27%的被调查对象选择驾校主要通过“亲友、同学介绍”,这些人的推荐和建议对网民选择驾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此外,宣传单、路牌广告和网上搜索也是网民了解驾校的重要渠道。当然,网民获取驾校的信息的渠道往往不是单一的,只是某种渠道更加关键。
4、选择驾校的原因

网民不会无缘无故地选择驾校,肯定会基于某些个人考虑。从调查中发现,“离家距离”是网民考虑的最重要的条件,59.96%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因素。其次,“口碑”也是网民看中的因素,口碑代表的是驾校的服务质量。其他选项中,“价格”和“驾校考试通过率”分别被35.1%和30.16%的被访网民选中。此外,倍受学员诟病的“教练素质”,也有28.57%的被调查网民作出选择。
5、驾校培训的总费用

6、对驾校收费的评价

7、报名驾校后比较担心出现的情况

许多网民在参加驾校培训的过程中免不了吐槽。就本次调查而言,最令被调查网民不能忍受的是“教练态度恶劣”“练车难”和“考试约考难”,分别有72.31%、71.25%和63.32%的受访网民选中,说明网民对考试的顺畅和驾校服务质量非常重视。另外,“后续收费多”“考试屡次不过”等情况也颇令网民不快。
8、从报名培训到拿到驾照所花时间

9、对所报驾校的整体评价

可以想象,市民对驾校的印象不会好到哪里去。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,高达46.56%的被调查网民对驾校持“非常不满意”和“不满意”的态度,显示驾校有点“不得人心”,给予驾校“一般”评价的占31.57%,算是认为驾校中规中矩。此外,只有不到4.59%的受访网民对驾校的评价是“很满意”。
10、根据个人经历和周围人的评价,选出服务最好的驾校

根据调查结果,受访网民对深港的评价最高,占调查的35.45%。其他驾校得到的评价普遍偏低。
11、在驾校培训期间是否遭遇过“潜规则”

12、遭遇过的具体“潜规则”

根据调查结果,分别有74.92%和60.86%的受访者承认在学车考证的过程中遭遇过“送礼”和“请客”的潜规则。懂得“人情世故”很可能会得到教练更多的照顾。除此之外,一些额外的收费如补考费、陪考费和夜班费等同样让网民觉得有不可接受之处。
13、驾校培训存在的问题

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,“吃拿卡要”的问题最引起被调查者的反感,有高达62.61%的人选中。选中“培训费用标准不一”的被访网民则占43.39%,各个驾校培训费用名目繁多,标准不一,有些驾校高,有些驾校底,这是普遍的现象。选中“挂靠经营”的被访网民占30.34%,一些驾校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学员在某个驾校学车,但相关证书却显示是另一个驾校学员。“临时搭建场地”则反映了驾校培训学员的不专业。
14、面对驾校违规行为会采取的行为

从驾校与学员的关系来看,学员属于“弱势群体”。在培训的过程中,驾校与教练一方握有主动权,学员还要通过送礼请客等方式来讨好他们,自然在与校方的互动中难以表现过于强势。调查结果显示,51.15%受访者在面对驾校的违规 行为时会“忍气吞声”,而会采取投诉举报的受访者则占27.16%,另外,还有12.87%的受访者会选择“口头抗议”。
15、投诉举报驾校是否有用

大多数受访者在遇到驾校的违规行为时选择忍气吞声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就算投诉举报也无济于事,取证难是一个问题,而最重要的是驾校无惧投诉。其中,75.31%的受访网民认为投诉举报“没用,不了了之”,而只有11.64%的受访网民认为“有用,会被处理”,这可能是网民的切身体验。
16、驾校培训的改革方向

在驾校培训改革的方向问题上,媒体上已经出现了很多谈论,业内也已经在进行探索和试点,但要完善行业规范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具体而言,在“先学习后付款”“允许自学报考”“培训时间自己定”和“学员自选教练”的改革方向上,被调查网民都给予比较高的支持,看来,驾校培训行业和制度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。
来源:深网舆情工作室
400 021 2088
- 好教练网学车工具